疫情促使能源企業(yè)轉向可再生能源和氫能
據(jù)ICIS-MRC網(wǎng)站莫斯科MRC報道,據(jù)路透社援引行業(yè)高管的話報道稱,新冠疫情造成的經(jīng)濟創(chuàng)傷促使能源公司加大了對可再生能源、氫和其他低碳替代品的投資,但化石燃料將在可預見的未來成為其主導業(yè)務。
從疫情開始,全球石油消費在第二季度下降了20%以上,價格達到了幾十年來的最低水平,這使得公司重新思考他們應該以多快的速度擺脫對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
馬國油(Petronas)執(zhí)行副總裁兼下游首席執(zhí)行官Arif Mahmood總結道,能源轉型將更快地推進。
這家馬來西亞國有能源公司公布今年4月-6月虧損50億美元,并成立了一個團隊來重塑其業(yè)務組合,并擴大太陽能和風能用于發(fā)電。
馬來西亞是世界第四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馬國油將維持其“天然氣議程”,Arif表示,該公司即將在馬來西亞的第二家浮動液化天然氣工廠開始運營,并正在加拿大建立液化天然氣合資企業(yè)。
英國石油(BP)等石油巨頭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而中國國家能源公司則開發(fā)可再生能源,因為其繼續(xù)將碳氫化合物作為中國能源安全需求的優(yōu)先事項。
除了擴展到用于發(fā)電的太陽能和風能之外,更多的能源公司也在研究天然氣產生的藍色氫并使用碳捕集與封存(CCS)來減少過程中的排放。氫氣可用于發(fā)電廠和燃料電池車輛。
荷蘭皇家殼牌原油貿易和供應副總裁馬克?夸特曼在會議上表示,該公司參與了生物甲烷、生物燃料和氫的生產,并在CCS方面做了“重要的工作”,因為該能源巨頭在能源轉型和核心碳氫化合物業(yè)務之間取得了平衡。
Quartmain表示,我們必須確保我們不會忽視石油和天然氣仍將是必不可少的化石燃料這一事實,然后補充道,未來的發(fā)展將更加關注氣候變化和能源過渡。
Quartermain稱,就能源轉型而言,我們需要進入這些市場。
大宗商品貿易商維多(Vitol)和花旗集團(Citigroup)的研究主管預計CCS將成為下一個關鍵的發(fā)展領域。
維多全球研究主管Giovanni Serio表示,短期內氫和碳捕集更有可能促進脫碳。他呼吁業(yè)界在CCS上進行更多投資。
花旗集團董事總經(jīng)理兼大宗商品研究全球主管埃德·莫爾斯表示,一些國家正在尋找通過信用體系和其他機制為碳定價的方法……這是碳捕集真正需要的東西。
不過,莫爾斯稱,氫能的成本結構還不夠具有競爭力……它存在,但可能會在十年后終結。
行業(yè)高管在APPEC表示,在煉油和石化行業(yè),企業(yè)正在探索生物燃料,為在新冠疫情中更廣泛使用的產品生產化學品,如手套和可回收材料。
正如MRC之前所告知,殼牌最近宣布將替換其位于荷蘭Moerdijk石化廠的乙烯蒸汽裂解爐,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yè)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